(一)基本情况
Betway必威西汉姆联,教授,博士生导师。
必威西汉姆联官网紫江青年学者。
第七届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
2018年入选首批上海青年法学法律人才库。
中国刑法学研究会理事,上海市法学会理事,上海市刑法学会理事。
(二)教育及研修经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法学学士;清华大学Betway必威西汉姆联,刑法学硕士、博士。德国波恩大学Betway必威西汉姆联,从事两年公派博士后研究。
(三)研究领域
刑法学,主要研究方向为刑法教义学,比较刑法学,刑法基础理论。
(四)研究成果
1.主要论文
(1)论选择性要素的认识错误,《法学研究》2022年第5期。
(2)构成要件错误的本质:故意行为危险的偏离,《法学研究》2018年第3期。
(3)构成要件符合性与客观处罚条件的判断,《法学研究》2012年第6期。
(4)实行犯的对象错误与教唆犯的归责问题,《中国法学》2018年第2期。
(5)未遂的认定与故意行为危险,《中外法学》2018年第4期。
(6)打击错误与故意归责的实现,《中外法学》2015年第4期。
(7)德国附属刑法的立法述评与启示,《比较法研究》2022年第4期。
(8)欺诈发行证券罪的教义学分析,《中国刑事法杂志》2021年第4期。
(9)民事代理在刑法适用中的意义,《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21年第6期。
(10)违法性认识的属性之争:前提、逻辑与法律依据,《法律科学》2020年第6期。
(11)侵占罪的保护法益是返还请求权,《法学》2020年第7期。
(12)规范性构成要件要素的错误类型分析,《法商研究》2019年第1期。
(13)结果的推迟发生与既遂结论的质疑,《法学家》2016年第1期。本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14)对象错误与打击错误的实质区分——在隔离犯中展开,《法学评论》2016年第4期。
(15)加重构成与量刑规则的实质区分——兼与张明楷教授商榷,《法律科学》2016年第6期。本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16)狭义的因果错误与故意归责的实现,《法学》2016年第3期。
(17)中国大陆性刑法立法综览与问题评析,台湾《月旦刑事法评论》,2016年第3期。
(18)论诈骗罪中的处分意识,《东方法学》2017年第2期。
(19)简述德国刑法判例对理论发展的影响以违法性认识错误为例,《法律适用》(司法案例)2017年第6期。
(20)三阶层犯罪论体系下受胁迫行为的体系性分析,《政治与法律》2011年第2期。
(21)破坏生产经营罪问题辨析,《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年第3期。本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2.主要著作
(1)独著:《错误论的新视角》,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20年版。
(2)独著:《侵犯知识产权罪问题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版。
(3)独著:《刑法攻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20年版。
(4)独著:《柏浪涛讲刑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5)合著:《刑法教学法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6)周光权主编、柏浪涛副主编:《如何解答刑法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
(7)参著,陈兴良主编:《刑法总论精释》,人民法院出版社2010年版。
(8)参著,陈兴良主编:《刑法各论精释》,人民法院出版社,2015年版。
(9)参著,陈兴良主编:《案例刑法研究(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10)参著,周光权主编:《刑法历次修正案权威解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五)研究课题
1.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构成要件错误新论:研究维度反思与基础理论研究。
2.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公共危险防控背景下的监督过失理论研究。